欢迎来到中共响水县委组织部网站  响水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站 网站首页 · 收藏本站用户登录 · 党建OA平台
今天是 
首页>> 工作研究>> 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应处理好四个关系

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应处理好四个关系

作者:admin    文章来源:学习强国江苏平台   浏览次数:950    发布时间:2020.08.04

    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,我们要正确理解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,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。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从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”高度,就做好年轻干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,深刻指出“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”。


      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正确处理好“德”与“才”、“深”与“广”、“快”与“慢”、“近”与“远”等方面关系,对于建设一支忠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、忠诚干净担当、数量充足、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。


      在干部标准上,坚持“德”与“才”的兼备


     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对干部的一贯要求。早在延安时期,毛泽东同志就曾提出“任人唯贤”的干部路线和“才德兼备”的干部标准。改革开放后,邓小平同志提出干部队伍“四化”方针,强调“首先要革命化”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根据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新要求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信念坚定、为民服务、勤政务实、敢于担当、清正廉洁”20字好干部标准,深刻指出“好干部的标准,大的方面说,就是德才兼备。”“才者,德之资也;德者,才之帅也”。对干部而言,德与才好似舵与帆,有德无才者,虽然航向正确,但却缺乏乘风波浪的能力和本领,最终难成大事;有才无德者,即便能力再强、本领再大,也终将因为把不准方向,行得越快、偏得越远,最终会坏事。


      年轻干部普遍具备教育背景好、专业底子实、工作激情足、接受事物快的优势,但同时也会因为“相对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”,需要进一步锻造理想信念,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职业理念。


      组织上用什么标准选人、选出什么样的人,往往对年轻干部“想成为什么人”和“会成为什么人”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。


      因此,必须将“德才兼备、以德为先”的要求贯穿年轻干部发现培养使用全过程,将总书记提出的“对党忠诚,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坚定不移听党话、跟党走”作为第一条标准,在“用什么人、不用什么人”的问题上给出明确导向,确保将政治上靠得住、工作上有本事、作风上过得硬、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、精心培养起来、合理使用起来。


      在干部发现上,坚持“深”与“广”的结合


      “治本在得人,得人在审举,审举在核真”。能不能及早发现“好苗子”是做好年轻干部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础。常言道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”。发现“千里马”,不能仅仅靠“不常有”的伯乐,更要靠“经常性”的办法。


      一方面要做到识人要“深”。具体而言,就是要善用“显微镜”,着力改变“不换届不考察、不提拔不考察、不调整不考察”的传统模式,通过建立经常性、日常化的考核机制,全方位、近距离、深层次地了解年轻干部在政治素养、道德品质、工作能力、工作业绩、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,既要在大事上看德识才,也要在小事上察德辨才;既要看“一时”,也要看“一贯”;既要听其言、察其表,也要观其行、析其里;既要看工作中的表现,也要把触角延伸至其社交圈、生活圈、亲属圈等“8小时”以外,切实将研究人和研究事结合起来,避免“雾里看花、朦朦胧胧”。


      另一方面要做到选才要“广”。具体而言,就是要善用“望远镜”,着力延展选人识才的远度和广度,坚持从“五湖四海”中选拔年轻干部,拓宽干部人选的来源渠道,打开选人视野、打破条块界限,既注重从基层岗位、工作一线选拔干部,又要消除党政机关、国有企业、高等学校、科研院所等领域间的干部流动障碍,放眼各条战线、各个领域、各个行业,真正给年轻干部更多展示平台、更大成长空间。


      在干部培养上,坚持“快”与“慢”的统一


      年轻干部成长偏慢、数量偏少、储备不足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,从这个角度上讲,加快年轻干部发现培养使用步伐是必要的,甚至是必须的。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,干部的成长具有特定周期,不可能只用三年两载、仅凭三招两式解决问题。如果一味地注重给帽子、上位子,不重视搭梯子、铺路子,简单地追求完成配备指标、达到规定比例,那么,这样做就既不符合干部工作的客观规律,也不利于干部队伍的长远发展。因此,做好年轻干部工作,应该辩证把握“快”与“慢”的关系,该快则快,该慢则慢,快慢有度,缓急有方。


      一方面要做到“小步快跑”。就是要从根本上破除论资排辈、平衡照顾的观念,对政治强、能力优、业绩好、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,要抓住时机早谋划、早着手、早安排,坚持发现一个培养一个、成熟一个使用一个,该用的大胆地用。特别是对基层一线的干部,要给予足够的关注,敢于打破隐性台阶,合理拓宽上升通道,充分发挥干部培养使用的正向激励作用,让基层年轻干部既有干头、也有奔头。


      另一方面要做到“小火慢炖”。就是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,坚持一层层考验、递进式培养,创造条件让年轻干部多“墩墩苗”,有意识地多压担子、压重担子,让年轻干部经历完整周期的历练、基层实践的锻炼、急难险重的考验,在经风雨中壮筋骨,在见世面中长才干。


      在干部使用上,坚持“近”与“远”的统筹


     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,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,也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、薪火相传的重大战略工程。因此,既要立足当前,也要着眼长远,做到远近结合、统筹推进。要坚持“能力”与“潜力”并重,从“过去干成什么”、“现在能干什么”、“将来可干什么”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,既要识其能、用其长,也要找其缺、补其短,有的放矢地进行“靶向”培养,为年轻干部的长远发展扶正秧苗、搭好藤架。要坚持“使用”与“储备”并举,干部使用既要考虑当前和近期需求,又要着眼今后10年到20年乃至更长远发展的需要,以近期可用、中期储备、远期培养为目标,分层分步做好总体规划,确保培养不断线、队伍不断档、梯队不脱节,努力建设一支当下有为、未来可期的年轻干部队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