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以来,响水县大力实施“千名领头雁”培育工程,不断加大村后备干部培育力度,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、数量充足、结构合理、比例协调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,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。
完善选拔选任机制。通过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等机制,选拨政治素质好、工作能力强、经济发展能力强的人到村任职。严格执行后备干部新进人员县级联审制度,近两年来,对153名后备村干部拟任人选进行了县级联审,将受过刑事处分的等33人拒之门外,从源头保证村干部队伍先进性、纯洁性。近年来,按照每村不少于2名年龄在45周岁以下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标准,在全县培养村后备干部309人,为基层党建增添了新的活力。
强化动态培育考核机制。加强村后备干部经常性培训,实行分工干部、驻村第一书记、村党组织书记与后备干部“一带一”“多带一”,突出党建业务、脱贫攻坚等内容,注重在疫情防控、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一线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历练干部。建立健全管理规范、考核科学、制度健全的后备干部监督管理机制,坚持备用结合、动态管理,对个人能力低、表现差、群众威信不高的,及时调整退出,树立鲜明的能者上、庸者下、劣者汰的村级后备干部选用导向。
加大后备人才储存使用。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干部,引导后备干部到组到户与群众进行交流、为群众办实事,委派急难险重工作,进行岗前试用,考验承压能力和担当精神,提高实际工作能力。把选拔后备干部和村班子建设结合起来,在大中专毕业生、返乡创业青年和退役士兵中培养后备力量,特别注重培养村党组织书记的后备人选,并鼓励通过2021年村“两委”换届选举进入村级班子,为村构建一只素质高、能力强的党组织书记队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