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期看政策,长期看价值。靠什么来吸引投资?一些地方政府习惯利用土地、税收、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,来增加本地区对生产要素的吸引。从短期看,优惠政策的确能够吸引企业“一哄而上”投资;但是从长期看,用行政手段的“拉郎配”,往往会事半功倍,造成市场不公平竞争和资源严重浪费。
“种好梧桐树,引来金凤凰。”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、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。然而,部分欠发达地区观念守旧,不想创新、不会创新,一味地凭借行政垄断,搞地方保护,给予企业特殊优惠政策,而不讲公平竞争,在“一亩三分地”上大谈营商,导致制度性交易成本过高、企业无序竞争、市场秩序混乱。
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。各地政府在抓项目建设的同时,更要抓好环境建设。要大力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破除“准入不准营”限制;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破除要素市场化配置障碍,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;创新监管方式,营造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;实施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方便群众办事。只有创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,才能激发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激情,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