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政策 送服务 送资金
县财政局服务重点企业出实招
针对全球金融危机持续蔓延、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总体形势,县财政部门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,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,精心组织、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和企业挂钩服务活动,给重点企业送政策、送服务、送资金,力争将全县重点企业遭受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,引导企业突破劣势,发扬优势,加快技术改造,自主创新创牌,提升产业结构,做大做强企业,壮大骨干财源,为全县保增长、保重点、保稳定、促发展提供强劲支撑。
一是深入基层调研,有的放矢送政策。财政部门深入企业一线,调查分析重点企业全年税收预计完成情况,重点分析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,影响税收增减变动的主要原因。同时全面了解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,专利、商标的申请情况,科技成果鉴定,ISO-9000质量体系认定,新品研发、技改扩能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、发展潜力和经营优势分析等,建立健全全县重点企业动态档案。在此基础上,围绕船舶修造、能源和化工等重点产业,及时收集国家、省级产业调整、税费支持等重大政策信息,免费向重点企业发放《财政扶持企业发展优惠政策汇编》,帮助企业充分了解国家扶持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,适时调整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,从而为企业发展搭建良好的财税政策平台。
二是坚持优质高效,持之以恒送服务。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,认真研究政策文件, 把握政策实质,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。一方面,坚决落实企业减负的各项政策,将涉企的各类行政规费控制在上年实际征收水平以内,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;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,办实事、解难事、做好事,拆除企业发展“栅栏”, 帮助企业平稳渡过困难时期。另一方面,积极帮助企业申报项目资金。主动策应国家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导向,紧紧抓住国家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集中整合使用的机遇,加强部门协调配合,帮助企业向上争取财源建设、技术创新、新产品开发、产业结构调整、中小企业科技发展等专项引导资金,支持企业加快发展;鼓励企业利用增值税转型改革和当前生产设备价格走低的有利时机,推进企业加快设备更新、增加科技投入、开展自主研发、转化创新成果,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,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;分析增值税转型和提高出口退税率等重大政策内涵,引导我县产业因势利导,趋利避害,走主导产业高端化、新兴产业规模化、传统产业品牌化之路。在项目申报过程中,针对企业及项目特点,因地制宜帮助企业量体裁衣,排找项目载体,做好项目申报辅导,帮助企业按照项目申报要点充实和完善项目材料,提高申报成功率,确保我县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早得益、多得益,从而全力构建响水经济开发区、陈家港沿海经济区和陈家港化工集中区“三驾马车”引领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势格局。
三是壮大担保公司,突出重点送资金。在全球经济危机、企业普遍不景气、担保风险加剧的情况下,县财源担保公司注册资金增资到1亿元,成为盐城市继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、亭湖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后第三家注册资本达亿元的担保机构。财源担保公司始终以“服务企业发展为中心”不动摇,坚持低门槛、低保费、高服务的运作原则,为县内有产品、有市场、有利润、发展快的“三有一快”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支持。一季度先后为瑞邦化工、交投公司等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680万元,同比增长145.9%,有效改善了我县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。同时积极创新财政投入的有效渠道,加强财政与金融手段的有机融合,建立健全财政、金融互动机制,巧用财政激励杠杆,实行财政性存款与贷款投放相挂钩的办法,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,支持地方经济发展,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。
|